六月,烈日、台风、雷雨,一个娃娃脸的季节,说变就变。在这样的气候里,大四学生终于摆脱了没有自由的大学生活。
初入社会,第一件事就是求职。家庭条件好的同学爸妈早已找好了关系,只要听话便能顺利上班拿工资。其实,这些也只是电视、小说里出现的情节,在中国,这只是大部分人的一个梦,一个只能为下一代打造现实的梦。
如果说学生是培训学校眼中鲜嫩肥大的食物的话,那么毕业生就是各种招工诈骗团队眼中的猎物,他们利用毕业生迫切求职的心理特征,设计各种诈骗方案,获取不义之财。虽然各地政府积极侦破各种骗局,但是新的骗局依旧层出不穷,面对这种社会现象,很多正义之士也只能“呵呵”。
求职者口中念叨的“警察叔叔”针对各种招工诈骗事件总结出以下五类诈骗表现手法:
第一类是流窜式招工诈骗。一些不法分子打着虚假单位的幌子,在人员流动量大的热闹地段租赁临时办公地点,以所谓丰厚的待遇条件为诱饵招聘,在骗得多人交纳一定的报名费后立即携款逃之夭夭,待应聘者等不到上岗通知找上门来时,对方早已人去楼空。
第二类是唱双簧式招工诈骗。少数劳务中介所与一些骗子公司合伙诈骗。先由中介单位以推荐工作为名收取应聘者报名费、服务费,后由骗子公司或皮包公司假装要招聘人员,收取应聘者体检费、服装费、押金等费用后,再编造种种理由拒绝应聘者上岗或中途辞退。
第三类是捉迷藏式招工诈骗。一些中介部门在醒目地点张贴相当诱人的招聘启事吸引应聘人员上门,在收取一定的服务费后称招聘的职位已满,并承诺尽快联系另外合适的单位,让应聘者留下联系方式,但根本不兑现承诺,而是寻找各种借口敷衍。
第四类是找关系招工诈骗。不法分子谎称自己门路广、关系多,可以通过“关系”帮求职者找到“好”工作,但提出为了疏通关系需要花钱。在求职者交钱后,对方要么不见踪迹,要么好工作遥遥无期。
第五类是网络或短信招工诈骗。不法分子通过互联网在招工网站、论坛上,或者通过手机短信,发布虚假招工信息,诱骗求职者前来应聘,通过电话联系、汇款等方式诈骗应聘者钱财。
针对招工诈骗活动,警方提醒广大求职应聘者:在参加应聘时要选择正规、有资质的劳务中介单位,应聘过程中应留意招聘地点、环境是否固定或正规;慎签用工合同,尽可能考察了解招聘单位的真实情况,不要因为急于找工作而心存侥幸;谨慎缴纳费用,不要将身份证、暂住证等证件随意交给招工者,对于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应坚决予以拒绝并向有关部门举报;通过互联网方式应聘的,一定要确认后再汇款。
冲动是魔鬼,这句话说的一点没错。天天
职场网建议:各位求职者稍安勿躁,不要被眼前的利益诱惑,随时保持理智,真正的好工作需要时间去等待。